首页说文解字 › 儿的说文解字解释

儿的说文解字解释

ér

儿部 部 2画 U+513F

ér

儿部

2画

U+513F

如鄰切

大徐本

卷别卷八下反切如鄰切頁碼281頁,第12

儿仁人也。古文奇字人也。象形。孔子曰:「人在下,故詰屈。」凡儿之屬皆从儿。

小徐本

卷别卷十六反切爾申反頁碼714頁,第2行,第1

儿仁人也。古文奇字人。象形。孔子曰:「在人下,故詰屈。」凡儿之屬,皆從儿。

鍇注臣鍇按:《山海經》:「非人羿莫能上。」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下反切如鄰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616頁,第1許惟賢709頁,第3

儿古文奇字人也。

段注此冡《人部》而言。人者,天地之性冣貴者也。此籒文象臂脛之形。其作儿者,則古文奇字之人也。如大下曰: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亣下曰:籒文大。則例正同。亣與儿之義已見於大與人之下。故皆不必㪅言其義。今俗本古文奇字之上𡚶添仁人也三字。是爲蛇足。同字而必異部者,異其从之之字也。

象形。孔子曰:儿在下。故詰詘。

段注儿在各本作在人。今依《玉篇》。詘各本作屈。誤。今正。舉孔子說證象形也。籒文兼象臂脛。古文奇字則惟象股腳。詰詘猶今云屈曲也。如鄰切。十二部。

凡儿之屬皆从儿。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引申為脮,此儿字像人脮也。《說文》「虎足象人足」,即儿字耳。《左傳》公叔禺人字公為,人即儿字,脮也。禺儿者,猴脮也,名字相應,故字公為。

白话解释

儿,幼子。字形采用“儿”作边旁,像小孩的头盖骨没有密合的样子。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徐灝說:「其形既像人形,斷無支解其體之理,應是字的異構(《說文段注箋》,P.16)。」據此,其左像手臂,右像彎曲的身子、右腳,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戴侗說:「非二字,特因所合而稍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則不變其本文而為;合於下者,若兒若見,則微變其本文而為(《六書故》,P.126)。」此說可參。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仁人也。古文奇字人也。象形。孔子曰:“在人下,故詰屈。”凡儿之屬皆从儿。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