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说文解字解释
人
rén人部 部 2画 U+4EBA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如鄰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457頁,第1字許惟賢第640頁,第1字
天地之性冣貴者也。
段注冣本作最。性古文以爲生字。《左傳》。正德利用厚生。《國語》作厚性是也。許偁古語不改其字。《禮運》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按禽獸艸木皆天地所生。而不得爲天地之心。惟人爲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爲極貴。天地之心謂之人。能與天地合德。果實之心亦謂之人。能復生艸木而成果實。皆至微而具全體也。果人之字,自宋元以前《本艸》方書詩歌紀載無不作人字。自明成化重刊《本艸》乃盡改爲仁字。於理不通。學者所當知也。仁者,人之德也。不可謂人曰仁。其可謂果人曰果仁哉。金泰和閒所刊《本艸》皆作人。藏袁廷檮所。
此籒文。
段注此對儿爲古文奇字人言之。如大之有古文籒文之別也。字多从籒文者。故先籒而後古文。
象臂脛之形。
段注人以從生。貴於橫生。故象其上臂下脛。如鄰切。十二部。
凡人之屬皆从人。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象脛臂之形,人象兩腰形。
白话解释
人,天地间品性最高贵的生物。这是籀文。字形像垂着手臂、挺着腿胫的形象。所有与人相关的字,都采用“人”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金文都像人側面直立之形,有頭、手、肩、身和腳,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戰國文字作,形變不大;篆文將手延長,漸離原形;隸書作
,形變更大,楷書沿之,也就不易瞭解其初形了。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甲2940(甲)

乙1938反(甲)

鐵191.1(甲)

燕4(甲)

作冊夨令簋(金)西周早期

王人方臼輔甗(金)西周中期

虢叔盨(金)西周晚期

樊夫人龍嬴匜(金)春秋早期

王孫遺者鐘(金)春秋晚期

中山王昔壺(金)戰國晚期

包2.2(楚)

包2.29(楚)

曾181(楚)

說文‧人部

睡虎地簡23.17(隸)秦

縱橫家書56(隸)西漢

孫子95(隸)西漢

定縣竹簡5(隸)西漢

禮器碑側(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此籀文。象臂脛之形。凡人之屬皆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