儽的说文解字解释
儽
léi人部 部 23画 U+513D
大徐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落猥切頁碼第261頁,第24字續丁孫
儽
垂皃。从人纍聲。一曰嬾解。
附注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指,气皃。从人,絫聲。一曰嬾懈。」「各本篆皆作儽,解皆作纍聲。今正。絫者,增也。从厽,从糸,厽亦聲。」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力僞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491頁,第3字許惟賢第655頁,第1字
㒍
𠂹皃。
段注《老子》曰:儽儽兮若無所歸。王弼,陸希聲本同。今按此㒍㒍之誤。河上公本作乗乗。㒍從積絫之絫。與乗義相近。《樂記》。纍纍乎端如貫珠。音義云:本又作累。卽絫字。㒍㒍爲垂皃。則與絫絫義同也。
从人。絫聲。
段注各本篆皆作儽。解皆作纍聲。今正。絫者,增也。从厽。从糸。厽亦聲。在古音十六部。纍者,綴得理也。亦大索也。从糸。畾聲。在古音十五部。二字古形古音皆不同。而後人亂之。《人部》有㒍,有儡。形音義皆各殊也。《廣韵》六脂曰:儽亦作傫。傫是儽非。累卽絫也。《集韵》脂,《類篇》皆首列㒍。次列儽。知㒍爲正體矣。惟《玉篇》、《廣韵》、《集韵》力追力罪切。皆不若《集韵》入五寘力僞一切合於古。
一曰嬾懈。
段注《廣雅》曰:㒍㒍。疲也。是其義也。今《廣雅》字尙从絫不誤。《史記》纍纍若䘮家之狗。《韓詩外傳》作羸乎若䘮家之狗。然則正當作㒍也。《集韵》五寘。病困謂之儽。字體亦誤。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垂貌,衰弱也。引申為嬾懈,猶㼌(垂貌)引申為嬾㼌也。
垂貌(衰弱也)。引申為嬾懈,猶㼌(垂貌)之引申為惰懈也。
垂貌(衰弱也)。引申訓嬾懈,猶㼌之引申為嬾懈也。(㼌,垂貌。)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人部

楷書
附检字
垂皃。从人纍聲。一曰嬾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