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廴的说文解字解释

廴的说文解字解释

廴部 部 2画 U+5EF4

yǐn,yìn

廴部

2画

U+5EF4

余忍切

大徐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余忍切頁碼57頁,第17

廴長行也。从彳引之。凡廴之屬皆从廴。

附注饒炯部首訂:「長行者,謂導之於前以申其行也,凡引長義本之,故从小步之彳,而以指畫其末,識其義為長行。」

小徐本

卷别卷四反切以矧反頁碼166頁,第3行,第1

廴長行也。從彳引之。凡廴之屬,皆從廴。

鍇注臣鍇曰:「彳而引之,故曰長行。」

段注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余忍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307頁,第5許惟賢138頁,第4

廴長行也。

段注《玉篇》曰:今作引。是引弓字行而廴廢也。

从彳引之。

段注引長之也。余忍切。十二部。

凡廴之屬皆从廴。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彳」()是行()字的省形,廴則是「彳」字的訛變,都像道路之形,僅繁簡不同而已。據此,廴是行字的省形,屬象形。《說文》據訛變的形,解以廴由彳字延長一筆而成,義為連續行走,看作變體指事,恐不確。字經隸書,則益失其形。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長行也。从彳引之。凡廴之屬皆从廴。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