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的说文解字解释
八
bā八部 部 2画 U+516B
大徐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博拔切頁碼第35頁,第4字續丁孫
八
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凡八之屬皆从八。
附注林義光《文源》:「八、分双聲對轉,實本同字。」高鴻縉《中國字例》:「八之本意為分,取假象分背之形,指事字……後世借用為數目八九之八,久而不返,乃如刀為意符作分。」
小徐本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段氏謂「八與人」,當為「把」之誤。
白话解释
八,划分、区别。像一分为二、相别相背的形状。所有与八相关的字,都采用“八”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篆文諸形,都以左右各一筆外伸,以示分別之意,隸書繼之,楷書沿之。以上諸形,都據臆構的虛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指事。有學者以其像人之雙臂下垂外伸,義為手臂,則屬象形(《文字析義》P.15),可備一說。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甲297(甲)

前7.29.4(甲)

夨令方彝(金)西周早期

𨟭侯少子簋(金)春秋晚期

帛乙2.31(楚)

說文‧八部

睡虎地簡23.3(隸)秦

一號墓竹簡68(隸)西漢

武威簡.服傳38(隸)西漢

熹.春秋.僖十八年(隸)東漢

禮器碑(隸)東漢

延光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凡八之屬皆从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