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的说文解字解释
八部 部 8画 U+5C1A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儻,《說文》所無,《漢書》:「黨」,庶幾也;乃尚之假。
庶幾。「余尚得天下」,今作倘字,高尚乃上之假借。訓主者,漢有尚方,尚書、尚值等,皆掌之假字。「尚公主」之尚,又訓當。《司馬相如傳》:「使女得尚司馬長卿」「尚公主」,尚皆訓配,即當也。
訓庶幾也。《說文》無儻字,《漢書》作黨,黨即尚字之借(庶幾之訓),曾也、尚且也。高尚=上,《周禮》借為事,訓主。漢之尚方,尚食(值),尚書皆借為掌。「尚公主」及《司馬相如傳》之「使女轉尚司馬長卿」,諸尚字皆訓配,即當也,皆借為掌(惧不得相當也)。
《說文》無儻字,《漢書》作黨。尚,一訓庶幾,黨乃尚之假字也。○《左傳》:「予尚得天下」,即作庶幾解,漢時又為掌字之假,如尚方,尚食,尚書。「尚公主」之尚,當也,配也,如「使女得尚司馬長卿」,「惧不得當也」。
白话解释
尚,曾经,大约……了吧。字形采用“八”作边旁,采用“向”作声旁。
字形解说
尚,從八、向亦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字由朝向轉而有仰慕、崇尚意。有以為是從八、從冂,示分開覆蓋之物,從口是裝飾部件。《說文》:「尚,曾也。庶幾也。从八、向聲。」周原甲骨有尚字,金文字從冋,亦有從向。戰國文字多增一修飾性短橫,入秦後固定呈現一中豎筆。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曶鼎(金)西周中期

陳公子叔𨙅父甗(金)春秋早期

陳侯因敦(金)戰國中期

中山王昔壺(金)戰國晚期

包2.90(楚)

說文‧八部

睡虎地簡24.24(隸)秦

春秋事語15(隸)西漢

史晨碑(隸)東漢

尚方鏡七(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曾也。庶幾也。从八向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