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甫文切頁碼第35頁,第5字續丁孫
分
別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別物也。
附注林義光《文源》:「《說文》『平』下、『𠔯』下、『夰』下並云『八,分也』。八(微韻)、分(文韻),雙聲對轉,實本同字。」高鴻縉《中國字例》:「林說是也。八之意本為分,取假象分背之形,指事字,動詞,後世(殷代已然)借用為數目八九之八。久而不返,乃加刀為意符(言刀所以分也)作分,以還其原。殷以來兩字分行,鮮知其本為一字矣。」
小徐本
白话解释
分,切开。字形采用“八、刀”会义,执刀用来将物体切分开。
字形解说
從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到秦漢篆隸,「分」字都從八、從刀。《說文‧八部》:「分,別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別物也。」八原有分別的意思,分是用刀把物品剖分為兩半。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前5.45.7(甲)

攸鳥分父甲觶(金)西周早期

包2.82(楚)

說文‧八部

睡虎地簡23.7(隸)秦

老子甲後360(隸)西漢

縱橫家書142(隸)西漢

武威簡.服傳2(隸)西漢

石門頌(隸)東漢

北海相景君銘(隸)東漢

熹.易.說卦(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別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別物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