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的说文解字解释
气
qì气部 部 4画 U+6C14
大徐本
卷别卷一上反切去旣切頁碼第12頁,第9字續丁孫
气
雲气也。象形。凡气之屬皆从气。
附注段玉裁注:「象雲起之皃。」于省吾《卜辭求義》:「『气』字初文作『
』,降及周代,以其與『上下』合文及紀數『三』字易掍,上畫彎曲作『
』,又上下畫均曲作『气』,以資識別。」
小徐本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乞食」之乞从气,本作氣=餼。故給食為氣,乞食亦為氣。
氣食、氣與。餼,給與,引申為氣食。匄,借亦有兩義。
雲气也。「乞丐」之乞,正當作氣。與人食曰氣(或作餼,給食也),引申求人之食亦可作氣。至于雲氣及凡一切氣,皆當作气。今二字互用。(匄、借亦有兩義?)
雲气也。气匄之气(俗作乞,為气之形誤),正當作氣(後以氣為雲气,故又以餼為氣),與人食曰氣,引申之,从人求食亦曰氣(借貸等誼亦互用)。至雲氣及一切氣 皆當作气。今人于「气」、「餼」二字互誤。
字形解说
甲骨文之,像雲氣層疊形(李孝定所主,《甲骨文字集釋》,P.158)。金文第一例,顯承於甲文之形;第二例略變其形,然不失為雲氣的層疊,不影響其音、義;第三例漸衍變成雲氣興起的樣子。戰國文字之
,稍失其形。篆文
幾和金文第三例完全一致。字經隸書,形變作
,頗失其形,楷書則沿之以定體。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前7.36.2(甲)

天亡簋(金)西周早期

洹子孟姜壺(金)春秋晚期

洹子孟姜壺(金)春秋晚期

包2.218(楚)

上(1).性.1(楚)

說文‧气部

睡.法115(隸)秦

睡虎地簡38.115(隸)秦

老子乙前99上(隸)西漢

魯峻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雲气也。象形。凡气之屬皆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