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的说文解字解释
乏
fá正部 部 4画 U+4E4F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止,足也;正,足也。反正為乏。段解不明。
止,足也;正,足也。反正為乏。段解不明。
白话解释
乏,《春秋左传》上说:“反写‘正’字,就成了‘乏’字。”
字形解说
甲骨文「正」字作,金文作
(《文字析義》,P.627),從止、〇會意。〇為圜之初文,義為天體。會合止、〇二字,表示人之行止取法於天,則得其正。凡古文虛中者,多以填實呈現。填實之形,後多省變為橫筆。乏之篆文作
,乃從「正」形反體以構字。義亦相反,不正為其本義。在六書中屬於變體會意。有學者以正為射臬(箭靶),乏為司獲者(射箭比賽時,負責報告射中箭靶數的人)遮蔽身體,以免中箭的裝置。乏以禦矢,正以受矢,義適相反,故以正之反書而構乏字(《文字析義》,P.433),可備一說。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中山王昔壺(金)戰國晚期

兆域圖銅版(金)戰國晚期

說文‧正部

睡虎地簡16.115(隸)秦

老子乙前105上(隸)西漢

西陲簡49.17(隸)西漢

耿勳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春秋傳》曰:“反正爲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