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牙的说文解字解释

牙的说文解字解释

牙部 部 4画 U+7259

牙部

4画

U+7259

五加切

𨈏,𤘍,𤘈,𤘉,𤘈

大徐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五加切頁碼60頁,第1

異體𨈏

牙壯齒也。象上下相錯之形。凡牙之屬皆从牙。

𤘍

異體𤘈𤘉𤘈

𤘍古文牙。

附注鈕樹玉校錄:「《九經字樣》作『壯齒也』。」

附注《說文新證》:「象上下大臼齒相錯之形。戰國時代,大約是因為『牙』字被借為『与』,所以又加上義符『齒』,而為《說文》古文所本。」

小徐本

卷别卷四反切………頁碼172頁,第2行,第1

𤘍牡齒也。象上下相錯之形。凡牙之屬,皆從牙。

鍇注臣鍇曰:「比於齒爲牡也。」

反切………頁碼172頁,第3行,第1

古文牙。

段注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五加切古音第五部頁碼320頁,第1許惟賢143頁,第11

𤘍壯齒也。

段注壯各本譌作牡。今本篇,韵皆譌。惟石刻《九經字㨾》不誤。而馬氏版本妄改之。《士部》曰:壯,大也。壯齒者,齒之大者也。統言之皆偁齒,偁牙。析言之則前當脣者偁齒。後在輔車者偁牙。牙較大於齒。非有牝牡也。《釋名》。牙樝牙也。隨形言之也。輔車或曰牙車。牙所載也。詩誰謂雀無角,誰謂鼠無牙。謂雀本無角,鼠本無牙。而穿屋穿牆似有角牙者然。鼠齒不大。故謂無牙也。東方朔說騶牙曰:其齒前後若一。齊等無牙。此爲齒小牙大之明證。

象上下相錯之形。

段注五加切。古音在五部。

凡牙之屬皆从牙。

古文牙。

段注从齒而象其形也。𠚒古文齒。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古牙、互形似,交互當作牙,象上下相交錯形。

白话解释

牙,公象的长牙。字形像牙齿上下交错之形。所有与牙相关的字,都采用“牙”作边旁。,是古文写法的“牙”字。

字形解说

金文作,像人牙上下咬合之形。另一例以側形表義,六書中屬於象形。戰國文字二例,牙下都增一「」。像齒形,是齒字的初文。以同類的增於牙下,旨在使牙義明確,則其構形應為從、牙聲,六書中屬於形聲。篆文作,承戰國文字第二例而來,上半部原形沒變,下半部分別將線垂下拉長,則失其形。字經隸書,形變為,益失其形,楷書又據以變形而定體。古文,上從牙,下從,從、牙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以上諸形,除戰國文字、古文牙以外,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牡齒也。象上下相錯之形。凡牙之屬皆从牙。(𤘈)古文牙。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