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發的说文解字解释

發的说文解字解释

弓部 部 12画 U+767C

弓部

12画

U+767C

方伐切

𤼲

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方伐切頁碼428頁,第18

異體𤼲

發䠶發也。从弓癹聲。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初字从弓,以小點表示發射時弓弦撥後不斷顫動之形,隸定作『𢎥』;其後或又加『攴』、加『又』,『𢎥』形則或省為『弓』形。春秋以後或加『癶』聲,楚系文字从弓、癹聲。」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方伐切頁碼1021頁,第3行,第1

發射發也。從弓癹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方伐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564頁,第2許惟賢1114頁,第2

發䠶發也。

段注詩曰:壹發五豝。引申爲凡作起之偁。

从弓。癹聲。

段注方伐切。十五部。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從弓、從攴。「弓」表示弓箭、射箭;「攴」為手持拄杖,與手有關。二者相合,正像以手拉弓射箭之形。金文或加「?(癶)」聲作「」,或改攴為矢作「」。戰國楚系文字仍為從弓、從攴、?聲,而秦系文字則改攴為殳,成為從弓、癹聲的結構,為篆文、隸書及楷書等字形之所本。「?」為二足相背不順,「癹」為用兩腳踏除雜草,二者於此皆作為不示義的聲符。在六書中,甲骨文字形屬於異文會意,金文至楷書字形則屬於形聲。規範字作「发」。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䠶發也。从弓癹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