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的说文解字解释
乃
nǎi乃部 部 2画 U+4E43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九反切年亥反頁碼第382頁,第6行,第1字述
曳詞之難也。象气之出難。凡乃之屬,皆從乃。
反切………頁碼第382頁,第7行,第1字述
古文乃。
鍇注臣鍇曰:「義見《春秋公羊傳》。
反切………頁碼第382頁,第7行,第2字述
籒文乃。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乃在蒸部,而在之部。《公羊傳》云:「乃難乎而也」。乃,古讀能,而讀如耐,雙聲相轉。爾,古乃,故爾亦轉為乃。
白话解释
乃,出声说话很难。字形像语气出口很难的样子。所有与乃相关的字,都采用“乃”作边旁。,这是古文写法的“乃”字。
,这是 籀文写法的“乃”字。
字形解说
甲骨文作,像一個彎折多重的線條,用以表示發言措詞的為難。金文、戰國文字、篆文承之甲文,而籀文、古文彎折更多。隸書二例,左側增一斜筆,楷書沿之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指事。有學者以為甲文、金文像一條繩子(《漢字演變五百例》,P.230),可備一說。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1

藤花榭本重文2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菁3.1(甲)

前8.12.1(甲)

乃孫作且己鼎(金)西周早期

叔䟒父卣(金)西周早期

者尸鎛(金)戰國早期

信1.032(楚)

說文古文

說文籀文

說文‧乃部

睡虎地簡25.39(隸)秦

老子甲後224(隸)西漢

定縣竹簡25(隸)西漢

滿城漢墓宮中行樂錢(隸)西漢

史晨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曳詞之難也。象气之出難。凡𠄎之屬皆从𠄎。臣鉉等曰:今隸書作乃。(𢎧)古文乃。〔𠄕(𢏝)〕籀文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