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的说文解字解释
建
jiàn廴部 部 8画 U+5EFA
大徐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居萬切頁碼第57頁,第20字續丁孫
建
立朝律也。从聿从廴。
鉉注臣鉉等曰:聿,律省也。
附注段玉裁注:「今謂凡豎立為建。」
附注《說文新證》:「裘錫圭以為『建』字早期字形象手持物樹立於『𠃊』內之形,其後柱礎形類化為土,與其他部分給合,右旁漸漸訛變成『聿』形,左旁的『𠃊』訛變為『廴』,《郭店》或訛从止。」
小徐本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引申為建立。
白话解释
建,定立朝庭法律。字形采用“聿、廴”会义。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像手持木柱樹立於內之形,其旁的小點,像土粒四散的樣子。
可能指庭院或農地區域。金文或作「
」,木柱旁又增二手,表示以手扶持使立為正;其下為柱礎。金文也有省作「
」者,又或作「
」者,木柱與手相會而成「聿」,
形與柱礎結合而訛變為「辵」。戰國文字仍從聿,但保留
形。篆文則又將
訛為廴,成為從聿、從廴的構形。隸書及楷書與篆文同形。在六書中,甲骨文、金文「
」、「
」及戰國文字字形屬於合體象形,篆文、隸書及楷書字形則屬於異文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合36908(甲)

小臣鼎(金)西周早期

戎生鐘(金)西周中期偏晚

蔡侯紐鐘(金)春秋晚期

中山侯鉞(金)戰國晚期

十八年建信君鈹(金)戰國晚期

曾1正(楚)

帛乙9.9(楚)

郭.老乙.10(楚)

郭.老乙.2(楚)

說文‧廴部

睡.日乙26(隸)秦

繹山碑(篆)秦

老子甲70(隸)西漢

天文雜占末.上(隸)西漢

居延簡甲86A(隸)西漢

新中尚方鍾(隸)新莽

建武泉笵(隸)東漢

石門頌(隸)東漢

晉辟雍碑陰(隸)西晉

楷書
附检字
立朝律也。从聿从廴。臣鉉等曰:聿,律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