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蒹的说文解字解释

蒹的说文解字解释

艸部 部 13画 U+84B9

jiān

艸部

13画

U+84B9

古恬切

大徐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古恬切頁碼22頁,第14

蒹雚之未秀者。从艸𥡝聲。

小徐本

卷别卷二反切結添反頁碼83頁,第5行,第1

蒹雚之未秀者。從艸兼聲。

鍇注臣鍇按:《爾雅》「薕也」注云:「似藋而細,高數尺。」臣今見江之西岸多有之,高如此。今人以爲簾薄,疑因此名薕也。未秀謂其小耳。

段注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古恬切古音第七部頁碼131頁,第3許惟賢57頁,第2

蒹𦼉之未秀者。

段注蒙上茅秀而及𦼉之秀與未秀也。凡經言𦼉葦,言蒹葭,言葭菼皆竝舉二物。蒹,菼,𦼉一也。今人所謂荻也。葭,葦一也。今人所謂蘆也。𦼉一名薍,一名鵻,一名蒹。葦一名華。《釋艸》曰:葭華,蒹薕。每二字爲一物。又曰:葭藘,菼薍。亦每二字爲一物。葭蘆卽葭華也。菼薍卽蒹薕也。《夏小正》傳,毛公,許君說皆同此。舍人,李巡,樊光則云蘆薍爲一艸。陸璣,郭樸則又蒹葭菼爲三矣。《夏小正・七月》秀𦼉葦傳曰:未秀則不爲𦼉葦。秀然後爲𦼉葦。又曰:𦼉未秀爲菼。葦未秀爲蘆。按已秀曰𦼉。未秀則曰蒹,曰薍,曰菼也。於此不列𦼉篆者。以小篆大篆隔之也。

从艸。兼聲。

段注古恬切。七部。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雚之未秀者。从艸兼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