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隱的说文解字解释

隱的说文解字解释

阜部 部 16画 U+96B1

yǐn,yìn

阜部

16画

U+96B1

於謹切

大徐本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於謹切頁碼481頁,第2

隱蔽也。从𨸏㥯聲。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依謹反頁碼1121頁,第7行,第1

隱蔽也。從𨸏㥯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於謹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2936頁,第3許惟賢1276頁,第7

隱蔽也。

段注《艸部》曰:蔽茀,小皃也。小則不可見。故隱之訓曰蔽。若《孟子》隱几字則當爲𤔌。《𠬪部》曰:𤔌,有所據也。

𨸏。㥯聲。

段注於謹切。十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安穩字《說文》無,當作㥯,唐人作隱。隱痛當作慇,或作𤔌

訓痛乃慇之借。隱、哀雙聲,亦可假借。安穩、隱几皆㥯之借。

安穩(《說文》無穩),漢唐人作隱,正=𤔌𤔌,有所據也;有所據則安穩矣)。隱痛=慇或㥯。

安穩字古亦作隱,《說文》無,當作𤔌𤔌,有所據也;有所據則安,故可引申。唐人作隱,亦非。訓隱痛者當作慇,或作㥯。

白话解释

隐,蔽匿。字形采用“左耳旁”(阜),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秦簡,但卻不見於楚簡。秦簡文字下開篆文,字從阜、㥯聲。《說文》:「隱,蔽也。」段注:「小則不可見,故隱之訓曰蔽。」隸楷字形均承篆文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隐。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