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段解迫為薄,誤。《虢季子盤》「□」迫也。「日薄」當作日普(日無色也)[一]。《書•益稷》「外薄四海」,溥也。「普遍」當作溥。《荀子•禮論》「薄器」,以柳條作器之稱。
相迫之薄當作□。「外薄四海」當作溥。厚薄當作泊,泊,淡泊也。凡編成之物皆可名薄,音轉為箔,[帷]薄(竹簾,亦用竹編),籬薄(亦用竹編),薄皆音轉為箔,又轉入麻部則轉為笆(籬笆)。「日月簿食」當作普;普,日無色也。
段解訓迫,非。《虢季子盤》「□」,迫也。「日月薄蝕」當作普;普,日無色也。「外薄四海」字當作溥;溥,大也。普遍亦當作溥。《荀子•禮論》之「薄器」者,以竹柳所作之器也。「林薄」者,樹多也。厚薄=泊(水淺也,引申為淡泊)「帷薄」之簾,用竹編成也;「籬薄」同(俗作笆)。
段解作「迫」,誤。《虢季子盤》「□」,迫也。「日薄」字當作普,《說文》:「普,日無色也。」「外薄四海」字當作溥;溥,大也。《荀子》「薄器」者,竹柳所作之器也,今讀為口。「林薄」者,樹多也。○「厚薄」字當作泊;泊,水淺也,引申為淡泊字。「離薄」非笆,笆字《說文》所無。「帷薄」亦竹所製也。○凡从甫聲字,往往轉入麻部,讀如巴。[一] 《史記•天官書》「日月薄蝕」,裴駰《集解》引孟康曰:「日月無光曰薄」
白话解释
薄,林中草木丛生。一种说法认为“薄”是蠶薄。字形采用“艸”作边旁,“溥”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字形从艸、溥聲。从艸,指草木類;溥聲,表示音讀。从艸、溥聲,表示草木交錯叢生的地方。隸書、楷書皆承篆文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艸部

老子乙前161上(隸)西漢

武威簡.少牢22(隸)西漢

張壽殘碑(隸)東漢

趙君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林薄也。一曰蠶薄。从艸溥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