衽的说文解字解释
衽
rèn衣部 部 9画 U+887D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十六反切而沈反頁碼第695頁,第7行,第2字述
衣衿。從衣壬聲。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如甚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1558頁,第3字許惟賢第683頁,第2字
衣䘳也。
段注凡朝祭䘮服。衣與裳殊。《深衣》不殊。《䘮服記》曰:衽二尺有五寸。鄭曰:衽所以掩裳際也。上正一尺。燕尾一尺五寸。凡用布三尺五寸。玉裁按。朝祭服同。《玉藻》注所謂或殺而下屬衣。則垂而放之者也。《玉藻》。衽當旁。鄭曰:謂裳幅所交裂也。江氏永曰:以布四幅正裁爲八幅。上下皆廣一尺一寸。各邊削幅一寸。得七尺二寸。旣足要中之數矣。下齊倍於要。又以布二幅斜裁爲四幅。狹頭二寸在上。寛頭二尺在下。各邊削幅一寸。亦得七尺二寸。共得一丈四尺四寸。此四幅連屬於裳之㒳旁。所謂衽當旁也。玉裁按。此注所謂或殺而上屬裳。則縫之以合前後者也。此二者皆謂之衽。凡言衽者,皆謂裳之兩旁。鄭曰:凡衽者或殺而下。或殺而上。是以小要取名焉。小要者,《䘮大記》云君葢用漆三衽三束是也。假借爲衽席。衽席者,今人所謂褥也。語之轉。
从衣。壬聲。
段注如甚切。七部。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衣部

睡虎地簡48.61(隸)秦

楊統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衣䘳也。从衣壬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