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的说文解字解释
雜
zá衣部 部 18画 U+96DC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十六反切自合反頁碼第701頁,第3行,第1字述
五彩相合。從衣集聲。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組合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579頁,第1字許惟賢第692頁,第1字
五采相合也。
段注與𪓌字義略同。所謂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也。引伸爲凡參錯之偁。亦借爲聚集字。詩言襍佩。謂集玉與石爲佩也。《漢書》凡言襍治之。猶今云會審也。
从衣。集聲。
段注此篆葢本从衣雧。故篆者以木移左衣下作雜。久之改雥爲佳。而仍作雜也。組合切。七部。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作,由「衣」、「集」二字構成。從衣,示其為衣料之義。從集,聲符,注明音讀。篆文承自戰國文字。隸書承自篆文,左體上端「衣」形略有變易,已失原形。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杂。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衣部

睡虎地簡24.28(隸)秦

老子甲後206(隸)西漢

武威簡.特牲47(隸)西漢

居延簡甲29(隸)西漢

孔龢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五彩相會。从衣集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