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兌的说文解字解释

兌的说文解字解释

儿部 部 7画 U+514C

duì,ruì,yuè

儿部

7画

U+514C

大外切

兑,兊

大徐本

卷别卷八下反切大外切頁碼282頁,第4

異體兑、兊

兌說也。从儿㕣聲。

鉉注臣鉉等曰:㕣,古文兖字,非聲。當从口从八,象气之分𢿱。《易》曰:「兌,爲巫爲口。」

附注林義光《文源》:「㕣非聲。兌即悅之本字……从人、口、八。八,分也,人笑故口分開。」

小徐本

卷别卷十六反切杜會反頁碼714頁,第5行,第2

兌說也。從儿㕣聲。

鍇注臣鍇曰:「說音悅,《易》曰:『兌,說也。』㕣音兗。」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下反切大外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618頁,第1許惟賢709頁,第7

兌說也。

段注說者今之悅字。其義見易。《大雅》。行道兌矣。傳曰:兌,成蹊也。松柏斯兌。傳曰:兌,易直也。此引伸之義。《老子》。塞其兌。閉其門。借爲閱字。閱同穴。

从儿。㕣聲。

段注㕣與沇古同字同音。兊爲㕣聲者,古合音也。大外切。十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本義毛傳訓「易直」。路易直而成蹊,故云「塞其兑」。因易直故引申為悦。

《說文》訓「悦也」,恐非本義。其本義即毛傳訓為「易直」。路易直而成蹊徑,故云「塞其兑」。因易直故引申為悦。

「塞其兑」者(《老子》),即塞其路也。

白话解释

兌,说服。字形采用“儿”作边旁,“”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從兄從八。在六書中屬於會意。八,有對等分別意,而「兌」的交換、相互意明顯是由「八」來。《說文》理解為「从儿、㕣聲」,可商。隸書「兌」訛變成「」。

字形演变

  •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