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食列切頁碼第29頁,第23字續丁孫
㪿
異體𣂚
斷也。从斤斷艸。譚長說。
𣂹
異體𣂟
籒文折从艸在仌中,仌寒故折。
折
篆文折从手。
附注段玉裁注:「从手从斤,隸字也。《九經字樣》云:『《說文》作𣂚,隸省作折。』《類篇》、《集韻》皆云隸从手。則『折』非篆文明矣。」王筠釋例:「𣂚之重文『𣂲』,說解以為从仌,似非。若从斤、仌二字為義,則艸之折也,斤斷之邪?仌摧之邪?義無統屬,是謂雜亂。且論其部位,是仌在艸中,而云『艸在仌中』,亦非以字形見字義之法。案:當為以會意兼指事字。『二』非『仌』字,但以之界『[⿱䶹䶹]』之間,以見其為已斷。恐其傳寫既久,連[⿱䶹䶹]為[⿱屮䶹],不可解耳。」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斤斷木,為了明白表示斷木,所以『斤』旁的『木』字斷成上下兩截。斷木後訛為二『屮』,金文承之。」
小徐本
卷别卷二反切時列反頁碼第104頁,第1行,第1字述
斷也。從斤,斷艸。譚長說。
鍇注臣鍇曰:「此指事也。」
反切………頁碼第104頁,第1行,第2字述
從艸在仌中,仌,寒,故折。
鍇注臣鍇曰:「此會意。」
反切………頁碼第104頁,第2行,第1字述
篆文㪿,從手。
段注本
字形演变

前4.8.6(甲)

京都3131(甲)

不𡢁簋蓋(金)西周晚期

虢季子白盤(金)西周晚期

毛公鼎(金)西周晚期

洹子孟姜壺(金)春秋晚期

中山王昔鼎(金)戰國晚期

郭.老甲.19(楚)

上(2).容.18(楚)

說文籀文

說文‧艸部

說文篆文

折風闕當瓦(隸)西漢

鮮于璜碑(隸)東漢

張壽殘碑(隸)東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