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爾的说文解字解释

爾的说文解字解释

ěr

㸚部 部 14画 U+723E

ěr

㸚部

14画

U+723E

兒氏切

𤕨,𣙡

大徐本

卷别卷三下反切兒氏切頁碼101頁,第9

𤕨

異體𣙡、爾

𤕨麗爾,猶靡麗也。从冂从㸚,其孔㸚,𡭗聲。此與爽同意。

小徐本

卷别卷六反切而俾反頁碼268頁,第6行,第1

𤕨麗爾,猶靡麗也。從冂、㸚,其孔㸚,尒聲。此與爽同意。

鍇注臣鍇曰:「麗爾,歴歴然,希疎點綴見明也;冂,蒙象也。」

段注本

卷别卷三下反切兒氏切古音第十五、十六部頁碼512頁,第2許惟賢229頁,第4

𤕨𤕨

段注逗。

猶靡麗也。

段注麗爾古語。靡麗漢人語。以今語釋古語,故云猶。《毛傳》云:糾糾猶繚繚也。摻摻猶纖纖也。是此例也。後人以其與汝雙聲。假爲爾汝字。又凡訓如此,訓此者皆當作尒。乃皆用爾。爾行而尒廢矣。

从冂㸚。

段注句。

㸚,其孔㸚㸚。

段注依《韵會》訂。冂莫狄切。幎其外也。㸚㸚猶歷歷也。

从尒聲。

段注兒氏切。周時在十五部。漢時在十六部。

此與爽同意。

段注爽之從大。猶爾之從冂。惟爽不諧聲耳。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像絡絲之工具。其上之「」形,為繫絲之用;其下之「」形,像絡絲架,豎線之斜筆像絡絲貌。金文字形或作「」,與甲骨文同形,僅於「」旁增飾筆作「」,或作「」,將絡絲之狀改作「」。戰國文字形體略有省筆,而篆文、隸書及楷書字形則皆與金文「」同形。在六書中屬於象形。大陸通行規範字作「尔」。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麗爾,猶靡麗也。从冂从㸚,其孔㸚,尒聲。此與爽同意。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