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的说文解字解释
爾
ěr㸚部 部 14画 U+723E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像絡絲之工具。其上之「」形,為繫絲之用;其下之「
」形,像絡絲架,豎線之斜筆像絡絲貌。金文字形或作「
」,與甲骨文同形,僅於「
」旁增飾筆作「
」,或作「
」,將絡絲之狀改作「
」。戰國文字形體略有省筆,而篆文、隸書及楷書字形則皆與金文「
」同形。在六書中屬於象形。大陸通行規範字作「尔」。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前7.36.1(甲)

𣄰尊(金)西周早期

史墻盤(金)西周中期

洹子孟姜壺(金)春秋晚期

新甲3.65(楚)

說文‧㸚部

老子甲後212(隸)西漢

楊叔恭殘碑(隸)東漢

魏王基殘碑(隸)曹魏

楷書
附检字
麗爾,猶靡麗也。从冂从㸚,其孔㸚,尒聲。此與爽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