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的说文解字解释
㸚部 部 11画 U+723D
大徐本
卷别卷三下反切疏兩切頁碼第101頁,第10字續丁孫
爽
明也。从㸚从大。
鉉注徐鍇曰:「大,其中隙縫光也。」
𤕤
篆文爽。
附注段玉裁改作「𠁊,篆文爽」。並注云:「此字(𠁊)淺人竄補,當刪。爽之作𠁊,奭之作𠁗,皆隸書改篆,取其可觀耳。」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大,腋下挾二器(較像豆形,變化多端),以會左右相配、輔相之意。器形逐漸訛變,遂成二爻形。假借為『明亮』,西周中免簋作『』,係改造成从日喪聲的形聲字,惟此形後世不傳。」
小徐本
卷别卷六反切色敞反頁碼第268頁,第7行,第1字述
明也。從㸚、大。
鍇注臣鍇曰:「㸚,孔;歴歴然,大其中隙縫光也。《尚書》曰:『昧爽。』昧爽,微明也。」
反切………頁碼第268頁,第7行,第2字述
篆文爽。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訓傷者,爽、傷音近。「女也不爽」,反訓。
白话解释
爽,明朗。字形采用“、大”会义。
,这是篆文异体的“爽”字。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從大,腋下夾二物。「大」為人,左右二物表示相配、相輔之意。金文字形則腋下改挾二「」,戰國文字則又將「
」改易筆勢為「
」,而為篆文至楷書字形之所本。《說文》另收之重文,「大」字下增二飾筆,實與篆文同體,隸書字形又與之相近。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粹322(甲)

甲2893(甲)

乙2510(甲)

佚892(甲)

京津2295(甲)

前1.37.3(甲)

乙468(甲)

前1.3.2(甲)

明藏659(甲)

前1.2.4(甲)

後1.1.6(甲)

前1344(甲)

後11.7(甲)

前1.1.5(甲)

二祀弋其卣(金)商代晚期

聿作父乙簋(金)商代晚期

班簋(金)西周早期

夨令方尊(金)西周早期

免簋(金)西周中期

散氏盤(金)西周晚期

說文‧㸚部

說文篆文

睡.日甲54背(隸)秦

老子乙前14上(隸)西漢

老子乙前43上(隸)西漢

相馬經45下(隸)西漢

縱橫家書18(隸)西漢

漢印徵西漢

漢印徵西漢

孔彪碑(隸)東漢

范式碑(隸)曹魏

楷書
附检字
明也。从㸚从大。徐鍇曰:“大,其中隙縫光也。”(𤕤)篆文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