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的说文解字解释
球
qiú玉部 部 11画 U+7403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一反切騎畱反頁碼第42頁,第6行,第1字述
玉也。從玉求聲。
鍇注臣鍇曰:「《尚書》『天球河圖在東序。』《詩》曰:『受小球大球。』」
反切………頁碼第42頁,第7行,第1字述
球或從翏。
鍇注臣鍇曰:「今人音鳩。孔子見南子,佩玉聲璆然。今人音鳩,切於古也。《爾雅》:『西北之美有崑崙,虚之璆、琳、琅玕。』」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廣雅》「小拱大拱」、「小捄大捄」,王氏注:「灋也。」凡从求聲多有圓意:裘,莍,鞠(平聲,球)。
球訓灋者,以球為規,以磬為矩。
《詩•商頌》「小球大球」,《廣雅·釋詁》,作「小捄大捄」(又“小拱大拱”)。王氏注,拱梂皆訓灋,凡从求聲之字,多有圓意。如裘(裘必團毛使之圓?),莍(莍食?)、鞠(平聲為球)。○訓灋者,以球為規,以磬為矩。磬可為灋,故引申訓灋。
《詩》「小球大球」、「小共大共」,《廣雅》作「捄」,「拱」,訓灋(王氏《經義述聞》[一])按球,玉也,可為磬;磬有折形,古算取灋於句股,磬亦可為算灋,故球亦得引申訓灋。(或云球有圓誼,可以為規;球又可作磬,磬有折誼,可以為矩;訓灋者,由規矩引申。)○凡从求聲字皆有員誼,如裘(裘必團毛令員)、莍(椒實,椒實裹如裘也)、鞠(球之入聲,《說文新附》:「[毬],鞠丸也。」字變作捄,即古之蹵鞠)是。[一]亦見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一》「灋」也條引王引之說。
白话解释
球,玉石相击发出的声音。“璆”,有的“球”采用“翏”作边旁,写作“璆”。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作,由「玉」、「求」二字構成。從玉,示其材質。從求,聲符,注明音讀。模擬玉碰撞發出的聲音。或體作
,從玉、翏聲。隸書、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說文‧玉部

說文或體

校官碑(隸)東漢

華山廟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玉聲也。从玉求聲。(璆)球或从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