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的说文解字解释
琅
láng玉部 部 11画 U+7405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一反切羅當反頁碼第54頁,第7行,第1字述
琅玕,似珠者。從玉良聲。
鍇注臣鍇按:《符瑞圖》:「百珍寳用則琅玕景。」注曰:「玉而有光景也。」《山海經》:「崑崙有文玉琅玕樹。」《本草》注曰:「流離之類也,有五色火齊也,以青者入藥。」
段注本
白话解释
琅,琅玕,珠状的玉石。字形采用“玉”作边旁,“良”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作,由「玉」、「良」二字構成。從玉,示其為珠玉類。從良,聲符,注明音讀。篆文承自金文,隸書作「琅」,楷書承之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子黃尊(金)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

說文‧玉部

上林量(隸)西漢

西陲簡39.4(隸)西漢

漢印徵西漢

永元十三年堂狼洗(隸)東漢

李孟初神祠碑(隸)東漢

流沙簡.簡牘3.2(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琅玕,似珠者。从玉良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