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的说文解字解释
雨部 部 17画 U+971C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色方反頁碼第934頁,第5行,第2字述
喪也成物者也。從雨相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所莊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292頁,第4字許惟賢第997頁,第11字
喪也。
段注以㬪韵爲訓。
成物者。
段注《豳風》。九月肅霜。傳曰:肅,縮也。霜降而收縮萬物。《秦風》。白露爲霜。傳曰:白露凝戾爲霜。然後歲事成。按雷,雨,露皆所以生物。雪亦所以生物而非殺物者。故其用在霜殺物之後。詩言雨雪雰雰。益之以霢霂。生我百穀。其證也。惟霜爲𩏷斂萬物之用。許列字首靁。爲動萬物者莫疾乎此也。次之以雪。乃次之以霝𩂣。謂冬雪而後春雨也。次之以露。露春夏秋皆有之。秋深乃凝霜也。次之以霜。而歲功成矣。歲功以雪始,以霜終。
从雨。相聲。
段注所莊切。十部。
白话解释
霜,使万物丧失生机的东西,也是促进部分作物成熟的东西。字形采用“雨字头”,“相”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說文‧雨部》:「霜,喪也。成物者。从雨、相聲。」古代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為務農歲序,秋日霜降,萬物收縮,而農事已然收成。所以《說文》以霜為喻,既是萬物喪失,也是成就萬物的表徵。《玉篇‧雨部》:「霜,露凝也。」從雨,表示與自然現象相關;從相,表示音讀,是不示義的聲符。本義為水氣凝結成之白色冰晶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雨部

老子乙前88上(隸)西漢

漢印徵西漢

石門頌(隸)東漢

禮器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喪也。成物者。从雨相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