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𠫓的说文解字解释

𠫓的说文解字解释

𠫓

𠫓部 部 3画 U+20AD3

𠫓部

3画

U+20AD3

𠫓

他骨切

𡿮,㐬

大徐本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他骨切頁碼490頁,第18

𠫓

𠫓不順忽出也。从到子。《易》曰:「突如其來如。」不孝子突出,不容於內也。凡𠫓之屬皆从𠫓

𡿮

異體

𡿮或从到古文子,卽《易》突字。

附注段玉裁注:「『到』,今『倒』字。『倒子』,會意也。」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他骨反頁碼1143頁,第4行,第1

𡿮不順怱出也。從倒子。《易》曰:「突如其來,如不孝子。」突出,不容於内也,𠫓即易突字也。凡𠫓之屬,皆從𠫓

鍇注臣鍇曰:「反爲人子之道也,故文從反子字。舜之事父烝,烝乂不格姦。瞽亦允若父求,使之未嘗不在於側,求殺之,未嘗得也。突然反道而出是悖也。」

反切………頁碼1143頁,第7行,第1

或從倒古文子。

段注本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他骨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974頁,第3許惟賢1291頁,第6

𡿮不順忽出也。

段注謂凡物之反其常。凡事之屰其理。突出至前者。皆是也。不專謂人子。

从到子。

段注到今倒字。倒子,會意也。他骨切。十五部。

易曰:突如其來如。不孝子突出。不容於內也。

段注此引易而釋之。以明从倒子會意之恉也。離九四曰: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鄭注曰:震爲長子。爻失正。突如震之失正。不知其所如。不孝之罪,五㓝莫大。故有焚如死如棄如之㓝。如淳注《王莽傳》亦曰:焚如死如棄如謂不孝子也。皆與許合。許葢出於孟氏矣。子之不順者,謂之突如。造文者因有𠫓字。施諸凡不順者。

𠫓卽易突字也。

段注《倉頡》之𠫓卽易之突字。非謂《倉頡》時巳見爻辭。正謂《周易》之突卽《倉頡》之𠫓也。此爻辭之用叚借也。突之本義謂犬從穴中暫出。𠫓之本義謂不順。故曰用叚借。按小徐本有此六字。大徐本刪之。由其不知許意也。若近惠氏定宇校李鼎祚同易《集解》改作𡿮如其來如。則爲紕繆矣。

𠫓之屬皆从𠫓

或从到古文子。

段注㜽古文子也。故𡿮爲倒古文子。大徐於此下安卽易突字四字。惠氏之誤本此。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寤生,子倒出,腳先出也。

生時倒出子也,引申為不孝子。

从倒手者,猶「莊公寤生」,倒生,腳先出來也。引申為不孝子。

倒出,即足先出也,引申為不孝子。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不順忽出也。从到子。《易》曰:“突如其來如。”不孝子突出,不容於内也。凡𠫓之屬皆从𠫓。〔𡿮(㐬)〕或从到古文子,即《易》突字。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