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的说文解字解释
于
yú亏部 部 3画 U+4E8E
大徐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羽俱切頁碼第151頁,第12字續丁孫
亏
異體亐、于
於也。象气之舒亏。从丂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凡亏之屬皆从亏。
鉉注今變隸作于。
附注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契文不从丂、一,其字形何以作于,無義可說。卜辭用于與經傳于字同義,皆以示所在。」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羽俱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815頁,第3字許惟賢第362頁,第7字
於也。
段注於者,古文烏也。烏下云:孔子曰:烏亏呼也。取其助气。故以爲烏呼。然則以於釋亏,亦取其助气。《釋詁》、《毛傳》皆曰:亏,於也。凡詩,書用亏字。凡《論語》用於字。葢于於二字在周時爲古今字。故《釋詁》、《毛傳》以今字釋古字也。凡言於皆自此之彼之䛐。其气舒于。《檀弓》。易則易。于則于。《論語》。有是哉。子之于也。于皆廣大之義。《左傳》。于民生之不易。杜云:于,曰也。此謂假于爲曰:與《釋詁》于曰也合。
象气之舒亏。从丂。从一。一者,其气平也。
段注气出而平。則舒于矣。羽俱切。五部。按今音于,羽俱切。於,央居切。烏,哀都切。古無是分別也。自周時巳分別於爲屬辭之用。見於羣經《爾雅》。故許仍之。
凡亏之屬皆从亏。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于,於也。以今(漢)字釋古。
于,於也。以今字釋古字之例。于訓往者,詞之往也。然于亦可訓往。毛傳「之子于歸」「于」皆訓往,古只作于,後魚陽對轉為往。于轉為往,紆轉為枉、㝼轉為尤。凡對轉者,此部無鼻音,轉入有鼻音之部曰對轉。如于無鼻音,轉為往則為有鼻音矣。
於也。「于,於也」者,以今字釋古字。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附检字
於也。象气之舒亏。从丂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凡亏之屬皆从亏。(今變隸作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