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丈的说文解字解释

丈的说文解字解释

十部 部 3画 U+4E08

zhàng

十部

3画

U+4E08

直㒳切

大徐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直兩切頁碼68頁,第4

丈十尺也。从又持十。

附注奚世榦校案:「丈,當是杖之本字。从又,象持杖形,非九、十之十字也。」邵瑛羣經正字:「蓋隸變󱹅為支,故不得不變支為丈。」

小徐本

卷别卷五反切直敞反頁碼191頁,第7行,第1

丈十尺也。從手,持十。

鍇注臣鍇曰:「孔子云『禹聲爲律,身爲度』,故從手。《漢書・律厤志》:『竹爲引,一引一丈。』」

段注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直㒳切古音第十部頁碼353頁,第1許惟賢159頁,第2

丈十尺也。从又持十。

段注《夫部》曰:周制八寸爲尺。十尺爲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然則伸臂一尋。周之丈也。故从又持十。直㒳切。十部。

白话解释

丈,十尺的长度。字形采用“又”作边旁,像一手持“十”进行丈量。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字形由「十」和「又」構成。「十」義是記數,「又」義是右手,引申為長度之名,即十寸的長度。「十」、「又」二者相合,可會出十尺為丈之義。篆文沿之,無所更易。隸書下體變作二筆相交,楷書沿之而定體。以上諸形,由「十」、「又」二字構成,又和十、又二字沒聲音關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十尺也。从又持十。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