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芋的说文解字解释

芋的说文解字解释

艸部 部 6画 U+828B

艸部

6画

U+828B

王遇切

大徐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王遇切頁碼17頁,第5

異體

芌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也。从艸亏聲。

鉉注徐鍇曰:「芌猶言𠮱𠮱,驚辤,故曰駭人。」

附注段玉裁注:「《口部》曰:『吁,驚也。』毛傳曰:『訏,大也。』凡于聲字多訓大。芋之為物,葉大根實,二者皆堪駭人,故謂之芋。其字从艸,于聲也。」

小徐本

卷别卷二反切云煦反頁碼66頁,第5行,第1

芌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也。從艸亐聲。

鍇注臣鍇曰:「芌猶言吁也。吁,驚詞,故曰:『駭人』。謂之芋芋狀如蹲鴟,故駭人。」

段注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王遇切古音第五部頁碼95頁,第1許惟賢41頁,第1

芌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也。

段注《口部》曰:吁,驚也。《毛傳》曰:訏,大也。凡于聲字多訓大。芋之爲物。葉大根實。二者皆堪駭人。故謂之芋。其字从艸于聲也《小雅》。君子攸芋。《毛傳》。芋,大也。謂居中以自光大。箋云:芋當作幠。

从艸。亏聲。

段注王遇切。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聲大即呼莒。

齊人呼為莒者,芋聲大,即為莒音。

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芋。凡于聲字多訓大。齊人謂芋為莒者,芋聲侈即為莒音。

字形解说

始見於戰國金文和楚竹簡,但都與植物專名無涉。作為「芋頭」的用意,始於篆文。字從艸、亏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說文》:「芋,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也。从艸、亏聲。」段注:「凡于聲字多訓大。」楷書字形因承篆文,但從于部件的寫法稍有不同。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也。从艸亏聲。徐鍇曰:“芌猶言𠮱。𠮱,驚辤,故曰駭人。”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