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的说文解字解释
芋
yù艸部 部 6画 U+828B
大徐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王遇切頁碼第17頁,第5字續丁孫
芌
異體芋
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也。从艸亏聲。
鉉注徐鍇曰:「芌猶言𠮱。𠮱,驚辤,故曰駭人。」
附注段玉裁注:「《口部》曰:『吁,驚也。』毛傳曰:『訏,大也。』凡于聲字多訓大。芋之為物,葉大根實,二者皆堪駭人,故謂之芋。其字从艸,于聲也。」
小徐本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聲大即呼莒。
齊人呼為莒者,芋聲大,即為莒音。
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芋。凡于聲字多訓大。齊人謂芋為莒者,芋聲侈即為莒音。
字形解说
始見於戰國金文和楚竹簡,但都與植物專名無涉。作為「芋頭」的用意,始於篆文。字從艸、亏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說文》:「芋,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也。从艸、亏聲。」段注:「凡于聲字多訓大。」楷書字形因承篆文,但從于部件的寫法稍有不同。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元年鄭令矛(金)戰國晚期

包牘1(楚)

說文‧艸部

一號墓竹簡13(隸)西漢

長沙砂子塘西漢墓封泥匣23(隸)西漢

楷書
附检字
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也。从艸亏聲。徐鍇曰:“芌猶言𠮱。𠮱,驚辤,故曰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