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各的说文解字解释

各的说文解字解释

口部 部 6画 U+5404

gè,gě

口部

6画

U+5404

陟侈切、古洛切

大徐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古洛切頁碼44頁,第22

各異辭也。从口、夂。夂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也。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各』字,楊樹達以為字从夂从凵,示足有所至之形』。『凵』形象半穴居,所以全字象人從外來至半穴居之住屋。古文字从『凵』和从『口』可以互通,所以甲骨文『各』字也可以从『口』。」

小徐本

卷别卷三反切根莫反頁碼134頁,第2行,第2

各異辭也。從口、夂。夂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意。

鍇注臣鍇曰:「夂音竹几反,象人足欲行從後躓之,故各字從之也。會意。」

段注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陟侈切、古洛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41頁,第4許惟賢107頁,第6

各異䛐也。

段注䛐者意內而言外。異爲意。各爲言也。

从口夂。

段注陟侈切

夂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意。

段注《夂部》曰:從後至也。象人㒳脛後有致之者。致之止之,義相反而相成也。古洛切。五部。

白话解释

各,表示不同个体的词。字形采用“口、夂”会义。夂,表示有人要行进,有人要阻止,两两不相听从。

字形解说

從甲骨文到楷書,字形都是從口、夊。口是坎穴的洞口,不是發聲的人口,古人穴居,故以囗形表示目的地,因而與口字相混淆;夊是止字的倒形,止的本義是腳掌,用以表示步行的人足。從口夊表示人從外來到半穴居的門口。各字假借為指示代詞「各自」之後,轉注為從彳、各聲的「?」字。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異辭也。从口、夂。夂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也。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