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艸的说文解字解释

艸的说文解字解释

cǎo

艸部 部 6画 U+8278

cǎo

艸部

6画

U+8278

倉老切

大徐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倉老切頁碼16頁,第1

艸百芔也。从二屮。凡艸之屬皆从艸。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象枝莖柔弱的植物之形,即『艸/草』字的象形初文,『屮』就是由此形省去下半的寫法演變而來。」

小徐本

卷别卷二反切此討反頁碼63頁,第5行,第1

艸百芔也。從二屮。凡艸之屬皆從艸。

鍇注臣鍇曰:「總名也。艸叢生故從二屮。」

段注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倉老切古音第三部頁碼86頁,第3許惟賢37頁,第6

艸百芔也。

段注卉下曰:艸之緫名也。是謂轉注。二屮三屮一也。引伸爲艸稿,艸具之艸。

从二屮。

段注倉老切。古音在三部。俗以草爲艸。乃別以皁爲草。

凡艸之屬皆从艸。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其形由二屮構成。屮,篆文作,中像莖,兩側像枝,像初生之草,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艸由二屮構形,以表眾草之義,形義契合。隸書、楷書沿之,形無變易,應可識其原形。艸由二屮構成,又和屮沒聲音關係,所以在六書中屬於同文會意。字經隸書,形變作,楷書沿之,書寫成「艹」,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百芔也。从二屮。凡艸之屬皆从艸。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