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的说文解字解释
塗
tú土部 部 13画 U+5857
大徐本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從土、從涂,有些字形把形符「土」替換為「立」,篆文、隸書、楷書構形相同,都作上下結構。《說文新附‧土部》:「塗,泥也。从土、涂聲。」從土,表示與土質相關;從涂,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本義為「泥」。「涂」字從水,本是水名,古書多假借為「道路」的意思,因而轉注為從土、涂聲的「塗」字,以保留「涂」字的「道路」義。「涂」後來則分別用「塗」來表示「塗抹」義,用「途」來表示「道路」義。教育部標準楷書以「塗」為正字,規範字作「涂」。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土部

老子乙前149上(隸)西漢

史晨碑(隸)東漢

熹.易.睽(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新附字】泥也。从土涂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