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六反切烏甲反頁碼第1071頁,第3行,第3字述
壞也。一曰塞補也。從土厭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烏狎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763頁,第3字許惟賢第1201頁,第5字
壞也。
段注此與《厂部》厭義絕不同。而學者多不能辨。《廣韵》壓下云:鎭也,降也,笮也。乃皆厭之訓也。
一曰𡫳補也。从土。厭聲。
段注烏狎切。七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壞也,厭,壓也。
壞也。俗訓之壓當作厭。
壞也。厭即今壓字。
白话解释
压,崩坏垮塌。一种说法认为“压”是塞补。字形采用“土”作边旁,“厭”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說文‧土部》:「壓,壞也。从土、厭聲。」本義為崩壞。從土,表示土石之義;從厭,表示音讀,兼表「壓迫」之義,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現在用來表示「壓迫」的「壓」字,本字應當是「厭」,《說文‧厂部》:「厭,笮(ㄗㄜˊ)也。从厂、猒聲。」「厭」的本義是壓迫,和笮的「壓迫」義正相吻合,後來引申為討厭、厭足等意義,而轉注為從土、厭聲的「壓」字,以保留「厭」的本義。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土部

壓戎郡虎符(隸)新莽

楷書
附检字
壞也。一曰塞補。从土厭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