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肅的说文解字解释

肅的说文解字解释

𦘒部 部 13画 U+8085

𦘒部

13画

U+8085

息逐切

𦘛,𦘜,𦘝,䏋

大徐本

卷别卷三下反切息逐切頁碼91頁,第10

異體

肅持事振敬也。从𦘒𣶒上,戰戰兢兢也。

𦘛

異體𦘜𦘝、䏋

𦘛古文肅从心从卪。

附注《說文新證》:「金文或从聿从𣶒,會臨事如臨淵,莊敬肅敬之義,或謂聿亦聲;或省『聿』加『竹』聲。甲骨文尹聿同字,所以楚系包山或从『尹』作。楚系文字『肅』下从『泉,吳振武云:『肅字本从𣶒,包山楚簡改从泉。』可從。《說文》古文當从禹鼎一類字形訛變而來。小篆字形則誤『聿』為『𦘒』。」

蔣注案:肅字从𦘒,篆書與隸定字不同。

小徐本

卷别卷六反切息六反頁碼249頁,第2行,第1

𦘛持事振敬也。從𦘒𣶒上,戰戰兢兢。

鍇注臣鍇曰:「通論詳矣。」

反切………頁碼249頁,第2行,第2

古文肅從心、卪。

段注本

卷别卷三下反切息逐切古音第三部頁碼466頁,第5許惟賢209頁,第13

𦘛持事振敬也。

段注《廣韵》。恭也。敬也。戒也。進也。疾也。按訓進者,羞之假借。訓疾者,速之假借。皆見禮。

𦘒𣶒上。

段注會意。

戰戰兢兢也。

段注引詩說從𣶒之意也。息逐切。三部。

古文肅。从心卪。

段注𨔶節。次守節。下失節。故從卪。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抖,擻,《說文》[無],實皆肅字變來。《詩》「九月肅霜」,《毛傳》:「肅,縮也」。 縮,《說文》云蹴;摍,蹴引。「肅霜」者,由天上抖下來之霜。

持事振敬也,振即振動也。聲變為抖、擻二字。《詩》「九月肅(即抖字)霜」《毛傳》:「肅,縮也。」縮,蹴也。摍,蹴引也。「肅霜」者,言霜如自天上抖下來也。

持事振敬也。振即震動,聲變為抖、擻二字(舉也)。《詩》「九月肅霜」,注:「肅,縮也」;縮,蹴也;摍,蹴引也。「肅霜」者,言如自天上抖擻而下霜。

白话解释

肃,办事勤奋,态度恭敬。字形采用“”作边旁,像是上,战战兢兢。,这是古文写法的“肃”,字形采用“心、卪”会义。

字形解说

字形始見於金文。字從聿在?上,會處事如臨?,有肅敬義。周金文見用為人名,亦已用為莊敬義,如「肅哲」、「肅肅」、「肅成」、「肅慕」等美德用詞。戰國《包山楚簡》肅字有訛改從尹、從泉,意與從聿、從?相當。篆文形則仍承金文,從聿、從?。《說文》:「肅,持事振敬也。从聿在?上,戰戰兢兢也。」古文從心、從阝。段注:「《廣韻》:『恭也、敬也、戒也、進也、疾也。』按,訓進者,羞之假借。訓疾者,速之假借。」隸楷以後字形均承篆文而來。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規範字作「肃」。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持事振敬也。从𦘒在𣶒上,戰戰兢兢也。〔䏋(𦘛)〕古文肅从心从卪。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