潚的说文解字解释
潚
sù水部 部 16画 U+6F5A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即肉反頁碼第896頁,第6行,第2字述
深清也。從水肅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子叔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184頁,第2字許惟賢第950頁,第5字
深淸也。
段注謂深而淸也。《中山經》曰:澧沅之風交潚湘之浦。《水經注・湘水》篇曰:二妃出入潚湘之浦。潚者,水淸深也。《湘中記》云:湘川淸照五六丈。下見㡳石。如摴蒲矢。五色鮮明。是納潚湘之名矣。據善長說則潚湘者猶云淸湘。其字讀如肅,亦讀如蕭。自景純注《中山經》云潚水今所在未詳。始別潚湘爲二水。俗又改潚爲瀟。其謬曰甚矣。《詩・鄭風》。風雨潚潚。毛云:暴疾也。《羽獵賦》。風廉雲師。吸嚊潚率。《二京賦》。飛䍐潚箾。《思玄賦》。迅猋潚其媵我。義皆與《毛傳》同。水之淸者多駛。《方言》云:淸,急也。是則《說文》、《毛傳》二義相因。
从水。肅聲。
段注子叔切。按子字疑誤。《廣韵》息逐切。二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唐韻》讀卓,《廣韻》[讀]肅,今讀潚。
今肅清字乃潚之借。
此瀟湘之本字。《唐韻》讀卓,《廣韻》讀肅,今讀蕭。
《唐韻》讀卓,《廣韻》讀叔,今讀蕭。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水部

老子甲100(隸)西漢

老子甲106(隸)西漢

漢印徵西漢

楷書
附检字
深清也。从水肅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