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的说文解字解释
俗
sú人部 部 9画 U+4FD7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似足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502頁,第2字許惟賢第659頁,第7字
習也。
段注以雙聲爲訓。習者,數飛也。引伸之凡相效謂之習。《周禮・大宰》。禮俗以馭其民。注云:禮俗,昏姻䘮紀。舊所行也。《大司徒》。以俗敎安。注。俗謂土地所生習也。《曲禮》。入國而問俗。注。俗謂常所行與所惡也。《漢・地理志》曰:凡民函五常之性。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好惡取舍。動靜無常。隨君上之情欲。謂之俗。
从人。谷聲。
段注似足切。三部。
白话解释
俗 ,地方流行的生活习惯。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谷”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作,由「人」、「谷」二字構成。從人,示人群大眾所累積形成的;從谷,聲符,注明音讀。自戰國文字、篆文、隸書,皆承自金文,楷書右體上端變作連筆「人」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師䢅鼎(金)西周中期

說文‧人部

睡虎地簡8.1(隸)秦

老子乙前14下(隸)西漢

孫臏288(隸)西漢

漢印徵西漢

衡方碑(隸)東漢

范式碑(隸)曹魏

楷書
附检字
習也。从人谷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