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速的说文解字解释

速的说文解字解释

辵部 部 10画 U+901F

辵部

10画

U+901F

桑谷切

遬,𧫷,𧫣

大徐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桑谷切頁碼52頁,第37

速疾也。从辵束聲。

遬籒文从欶。

𧫷

異體𧫣

𧫷古文从欶从言。

附注王筠釋例:「速之古文𧫣,《玉篇》在《言部》,譌從攵作𧫣,云:『言疾,古文速。』先云『言疾』者,以言之疾速為𧫣之正義也。行步之速,似未可用𧫣。印林曰:此正重文之廣其義者。從辵則行之速,從言則言之速。」

附注《說文新證》:「金文从辵、从東,東和束應該有同源的關係,所以金文『速』字有可能从『東』,『東』應該也是聲符。戰國楚文字从辵、从二朱(二朱為複形,與一朱同),『朱』為『束』的假借分化字,因此楚文字偏旁中可以通用。」

小徐本

卷别卷四反切孫卜反頁碼153頁,第3行,第1

𧫷疾也。從辵束聲。

反切………頁碼153頁,第3行,第2

古文從欶、言。

鍇注臣鍇曰:「言行速如言之易到也。」

反切………頁碼153頁,第4行,第1

籒文從欶。

鍇注臣鍇按:《史記》有「魏遬」,其名如此。」

段注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桑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83頁,第2許惟賢126頁,第12

𧫷疾也。

段注見《釋詁》。

从辵。束聲。

段注桑谷切。三部。

籒文从欶。

段注二傳作速。《公羊》作遬。如衞侯遫,仲孫遫是也。《呂覽・辨志》注。遬,疾也。《玉藻》。見所尊者齊遬。假遬爲肅也。

古文。从欶。从言。

段注籒古皆欶聲。

白话解释

速,迅疾。字形采用“辵”作边旁,“束”作声旁。“遬”,籒文字形采用“欶”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從止、東聲(古文字「東」、「束」同字,此「東」當讀為「束」);金文從辵、東(讀同「束」)聲;戰國文字從辵、朱聲(「朱」字是從「束」字分化出來的,所以「朱」、「束」音相近,此「朱」旁也應該讀為「束」);篆文從辵、束聲,《說文》籀文從辵、欶聲,古文從言、欶聲(這個形體應該不是「速」字,但與「速」字同音,所以假借為「速」);隸書、楷書同篆文。字從「止」、「辵」為義符,表示與行動有關;從「東」、「束」、「欶」為聲符,不兼義,依《說文》,「東」字本義為「動也」(這是聲訓,表示春天來了,蟄伏在地下的蟲開始動,草木也開始長,和「行動」義不太一樣),「束」字本義為「縛也」,「欶」字本義為「吮也」,三字都和「速」無關。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疾也。从辵束聲。(遬)籀文从欶。(𧫷)古文从欶从言。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