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珠的说文解字解释

珠的说文解字解释

zhū

玉部 部 10画 U+73E0

zhū

玉部

10画

U+73E0

章俱切

大徐本

卷别卷一上反切章俱切頁碼10頁,第26

珠蚌之陰精。从玉朱聲。《春秋國語》曰:「珠以禦火灾」是也。

小徐本

卷别卷一反切職蔞反頁碼53頁,第5行,第2

珠蜯之陰精。從玉朱聲。《春秋國語》曰:「珠以禦火災。」是。

鍇注臣鍇按:《史記》曰:「泉生珠而崖不枯。」左思《󰊚都賦》說珠玉曰:「林麓爲之潤黷。」珠之在蚌腹與月虧全,今人以美珠以繒帛包之,灼之以火而帛不焦,故王孫圉云:「以禦火災。」

段注本

卷别卷一上反切章俱切古音第三部頁碼68頁,第4許惟賢28頁,第11

珠蜯中陰精也。

段注蜯,或蚌字。中各本作之。今依《初學記》。《大戴禮》曰:珠者,陰之陽也。故勝火。

从王。朱聲。

段注章俱切。古音在三部。

《春秋國語》曰:珠足以御火災是也。

段注足字依《玉篇》補。御各本作禦。今正。《楚語》。左史倚相曰:珠足以禦火災則寶之。韋注。珠水精。故以禦火災。

白话解释

珠,蚌的 * 所化美玉。字形采用“玉”作边旁,“朱”作声旁。《春秋国语》上说:“(因其阴气)珠可用以抵御火灾”,就是这 意思。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作,由「玉」、「朱」二字構成。從玉,示珠玉同珍。從朱,聲符,注明音讀。篆文承自戰國文字,隸書、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蚌之陰精。从玉朱聲。《春秋國語》曰:“珠以禦火灾”是也。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