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的说文解字解释
珠
zhū玉部 部 10画 U+73E0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一反切職蔞反頁碼第53頁,第5行,第2字述
蜯之陰精。從玉朱聲。《春秋國語》曰:「珠以禦火災。」是。
鍇注臣鍇按:《史記》曰:「泉生珠而崖不枯。」左思《都賦》說珠玉曰:「林麓爲之潤黷。」珠之在蚌腹與月虧全,今人以美珠以繒帛包之,灼之以火而帛不焦,故王孫圉云:「以禦火災。」
段注本
白话解释
珠,蚌的 * 所化美玉。字形采用“玉”作边旁,“朱”作声旁。《春秋国语》上说:“(因其阴气)珠可用以抵御火灾”,就是这 意思。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作,由「玉」、「朱」二字構成。從玉,示珠玉同珍。從朱,聲符,注明音讀。篆文承自戰國文字,隸書、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玉部

睡虎地簡53.36(隸)秦

一號墓竹簡294(隸)西漢

老子乙前46上(隸)西漢

漢印徵西漢

倉頡廟碑(隸)東漢

吳禪國山碑(隸)孫吳

楷書
附检字
蚌之陰精。从玉朱聲。《春秋國語》曰:“珠以禦火灾”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