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的说文解字解释
誅
zhū言部 部 13画 U+8A85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五反切輟湏反頁碼第214頁,第7行,第1字述
討也。從言朱聲。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糾責。殺戮之誅當作殊,《漢書》「殊死」,殺頭曰殊。(引申為斷)。
殺戮之誅漢人往往作殊,殊,斷也。漢律:殺頭曰殊死,與誅死同。後用法律殺人曰誅,尋常殺人曰殊。戮與誅同。「誅求無厭」,乃糾責意。
糾責也。殺戮之誅,漢人往往作殊,殊,斷也。漢律:煞頭曰殊死,與誅死同。後用法律殺人曰誅,尋常殺人曰殊,戮與誅同。「誅求無厭」乃糾責義。《漢書》「罪殊死」,絞曰死,斬首曰殊死。引申為殊死(斷?)。
糾責。殺戮之誅當作殊。《漢書》「殊死」,殺頭曰殊。引申為斷。
白话解释
诛,声讨。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朱”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從戈、鼄(「蛛」的甲骨文)聲;金文從戈、朱聲;篆文從言、朱聲;隸書、楷書同篆文。甲骨、金文從「戈」為義符,表示以兵器殺戮;篆文、隸書、楷書從「言」為義符,表示以言語責備。從「鼄」或「朱」為聲符,不兼義,依《說文》,「鼄」本義為「蜘蛛」。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中山王昔壺(金)戰國晚期

郭.語4.8(楚)

說文‧言部

老子甲後193(隸)西漢

唐公房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討也。从言朱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