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的说文解字解释
讓
ràng言部 部 24画 U+8B93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五反切爾亮反頁碼第213頁,第3行,第1字述
相責讓。從言襄聲。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責讓。謙讓當作攘。
責讓也。謙讓字當作攘。
責讓。謙攘。
責讓。謙讓當作攘。
白话解释
让,相互责难。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襄”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從言、襄聲或壤聲。篆文從言、襄聲,隸書、楷書同篆文。字從「言」為義符,表示是與言語有關的動作;從「襄」或「壤」為聲符,不兼義,依《說文》,「襄」字本義為「漢令解衣耕謂之襄(漢朝的法律用語:脫衣服耕田叫做「襄」)」;「壤」字本義為「柔土也」(軟土),二義都和「讓」無關。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上(2).子.6(楚)

說文‧言部

睡虎地簡52.11(隸)秦

春秋事語37(隸)西漢

熹.書.堯典(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相責讓。从言襄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