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要的说文解字解释

要的说文解字解释

𦥑部 部 9画 U+8981

yào,yāo

𦥑部

9画

U+8981

於消切

𦥺,𦥼,𡕯,𡢗

大徐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於消切、於笑切頁碼81頁,第12

𦥺

異體𦥼𡕯、要

𦥺身中也。象人要自𦥑之形。从𦥑,交省聲。

𡢗

𡢗古文要。

附注段玉裁刪「交省聲」三字,並注云:「上象人首,下象人足,中象人𦝫,而自臼持之。故从臼。」邵瑛羣經正字:「此字俗作腰,隸作要。」

附注《說文新證》:「要,女腰。女腰需約束,引申為要約。」

小徐本

卷别卷六反切於消反頁碼227頁,第7行,第1

𡢗身中也。象人要自𦥑形。從𦥑,交省聲。

鍇注臣鍇曰:「要猶要也,腰爲中關,所以自𦥑持也。」

反切………頁碼227頁,第7行,第2

古文要。

段注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於消切古音第二部頁碼420頁,第2許惟賢189頁,第3

𡢗身中也。象人𦥺自臼之形。从臼。

段注按各本篆作𦥼。從臼下有交省聲三字。淺人所妄改也。今依《玉篇》、《九經字㨾》訂。顧氏,唐氏所據《說文》未誤也。《漢・地理志》。北地大𦥼縣。注。一遥反。上黨沾縣大𦥼谷。淸漳水所岀。《說文》、《水經注》作大要谷。今志誤爲黽字矣。上象人首。下象人足。中象人𦝫。而自臼持之。故從臼。必從臼者,象形猶未顯。人多護惜其𦝫故也。於消切。二部。

古文𦥺

段注按今人變爲要。以爲要約,𥳑要字。於消,𥬇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引申為要約之要,當作約,簡要亦當作約。

其篆本作要,段氏改之。引申為久要=約也。約有期會意,要之意亦有期望。

要、約同部,故要約、簡要、體要之要均約字之借(引申為久要,約也,約有期會意,要之意亦有期望)。欲與人索物曰要者,亦謂我指約此物而定之也,故亦即約字。

白话解释

要,身躯的中段。像人用两手叉着腰部的样子。字形采用“”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声母的“交”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下從「女」,上像兩手插腰的樣子。篆文從「?(ㄐㄩˊ jú)」,像人雙手;中間像人站立,也就是人插腰站立的形狀。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另外《說文》收有古文,形與戰國文字相近似。隸書一個從篆文來;另外一個從戰國文字及《說文》所收錄古文來,下從「女」,但是字形上方雙手插腰的部分已經誤變為「西」,楷書就是沿襲此形作「要」。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身中也。象人要自𦥑之形。从𦥑,交省聲。(𡢗)古文要。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