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於消切、於笑切頁碼第81頁,第12字續丁孫
𦥺
異體𦥼、𡕯、要
身中也。象人要自𦥑之形。从𦥑,交省聲。
𡢗
古文要。
附注段玉裁刪「交省聲」三字,並注云:「上象人首,下象人足,中象人𦝫,而自臼持之。故从臼。」邵瑛羣經正字:「此字俗作腰,隸作要。」
附注《說文新證》:「要,女腰。女腰需約束,引申為要約。」
小徐本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引申為要約之要,當作約,簡要亦當作約。
其篆本作要,段氏改之。引申為久要=約也。約有期會意,要之意亦有期望。
要、約同部,故要約、簡要、體要之要均約字之借(引申為久要,約也,約有期會意,要之意亦有期望)。欲與人索物曰要者,亦謂我指約此物而定之也,故亦即約字。
白话解释
要,身躯的中段。像人用两手叉着腰部的样子。字形采用“”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声母的“交”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下從「女」,上像兩手插腰的樣子。篆文從「?(ㄐㄩˊ jú)」,像人雙手;中間像人站立,也就是人插腰站立的形狀。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另外《說文》收有古文,形與戰國文字相近似。隸書一個從篆文來;另外一個從戰國文字及《說文》所收錄古文來,下從「女」,但是字形上方雙手插腰的部分已經誤變為「西」,楷書就是沿襲此形作「要」。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說文古文

說文‧𦥑部

睡.日甲73背(隸)秦

睡.日甲22背(隸)秦

足臂灸經3(隸)秦

老子乙前123上(隸)西漢

孫子53(隸)西漢

流沙簡.屯戍14.13(隸)西漢

曹全碑(隸)東漢

熹.儀禮.既夕(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身中也。象人要自𦥑之形。从𦥑,交省聲。(𡢗)古文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