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𡬍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𡬍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𡬍

宀 部 24画 正文・寅集上

正文・寅集上

宀部

24画

U+21B0D

𡬍

康熙字典原文

集韻》:母禮切 —— 同「㝥」,寐不覺也,一曰㝱魘。

又,母被切 —— 義同。

康熙字典注解

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宀部

𡬍〕字是多音字,拼音是mí、mǐ,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米

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í] ⑴ 做恶梦。《説文•㝱部》:“㝥,寐而未厭。”段玉裁改为“𡬍,寐而厭也”并注云:“鉉本作‘未厭’,誤甚。胡身之《通鑑釋文辨誤》引作‘米厭’。‘米’即‘㝥’之譌,蓋古本作‘寐而㝥厭,’一譌作‘米’,再譌作‘未’……按:厭、魘,正俗字。” [mǐ] ⑴ 熟睡。《玉篇•㝱部》:“𡬍,寐不覺曰𡬍。”《廣韻•紙韻》:“𡬍,熟寐也。”⑵ 安。《廣雅•釋詁一》:“𡬍,安也。”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