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引的说文解字解释

引的说文解字解释

yǐn

弓部 部 4画 U+5F15

yǐn

弓部

4画

U+5F15

余忍切

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余忍切頁碼428頁,第5

引開弓也。从弓、丨。

鉉注臣鉉等曰:象引弓之形。

附注段玉裁注:「此引而上行之丨也,為會意。丨亦象矢形。」

附注《說文新證》:「从弓,以一小撇表示開弓。其後小撇逐漸分離,變成豎筆。」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以矧反頁碼1020頁,第2行,第2

引開弓也。從弓丨聲。

鍇注臣鍇曰:「丨音袞。」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余忍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2560頁,第6許惟賢1112頁,第9

引開弓也。

段注開下曰張也。是門可曰張。弓可曰開。相爲轉注也。施弦於弓曰張。鉤弦使滿,以竟矢之長亦曰張。是謂之引。凡延長之偁,開導之偁皆引申於此。《小雅・楚茨》、《大雅・召旻・毛傳》皆曰:引,長也。

从弓丨。

段注此引而上行之丨也。爲會意。丨亦象矢形。余忍切。十二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訓長之引當作廴。

訓長者=廴⊙。

訓長者係廴字。

白话解释

引,开弓。字形由“弓、丨”构成。

字形解说

甲骨文作,從弓,「」示張弓之義。金文二例承自甲骨文。戰國文字二例承自金文,後例變易作長撇。篆文承自戰國文字第二例,變易為豎筆。隸書、楷書承自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合體指事。有些學者以為甲骨文作,隸定為「寅」,從「?」、從「弓」、從「矢」會意,示張弓發矢,而為「引」之古文。以「寅」借為紀日之名,故孳乳為「矤」,從弓、從矢會意,以別於借義之轉注字。「矤」借為況詞,而孳乳為「引」,從弓從丨(矢之省)(《文字析義》,P.441),可備一說。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開弓也。从弓、丨。臣鉉等曰:象引弓之形。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