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的说文解字解释
音
yīn音部 部 9画 U+97F3
大徐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於今切頁碼第77頁,第15字續丁孫
音
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凡音之屬皆从音。
附注《說文新證》:「金文『音』是『言』的分化字,字从言,於『口』形中加一短橫作分化符號,也因『言』字以為聲,因此在古文字中『音』和『言』往往可以互用。『音』从『言』分化,因此它的本義應該是美化的人聲。」
小徐本
段注本
白话解释
音,人声。生于内心的相象,在外形成节奏旋律,称之为“音”。宮、商、角、徵、羽,表示的是五个声调;丝、竹、金、石、匏、土、革、木等不同质地乐器发出的,叫作“音”。字形采用“言”作边旁,像“言”中含“一”。所有与音相关的字,都采用“音”作边旁。
字形解说
自金文至楷書,除戰國文字第二例以直豎代替一橫外,餘都一致。言,此作言語解;一,是個不成文的虛象。在言字的「口」中加一橫,是表示有節奏的聲音,和「言」的意思有所不同。言之形構為形聲,屬合體的字。因此,當言加虛象而成「音」,又和言沒聲音關係,所以在六書中屬於會意附加虛象。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秦公鎛(金)春秋早期

徐王子同鐘(金)春秋晚期

曾侯乙鐘(金)戰國早期

包2.200(楚)

包2.203(楚)

說文‧音部

睡.封54(隸)秦

老子甲112(隸)西漢

敦煌馬圈灣簡(隸)西漢

史晨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凡音之屬皆从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