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靷的说文解字解释

靷的说文解字解释

yǐn

革部 部 13画 U+9777

yǐn

革部

13画

U+9777

余忍切

𩍱,𩍫

大徐本

卷别卷三下反切余忍切頁碼84頁,第30

靷引軸也。从革引聲。

𩍱

異體𩍫

𩍱籒文靷。

附注鈕樹玉校錄:「楊倞注《荀子・禮論篇》引作『所以引軸者也』。《玉篇》:『以引軸。』」

小徐本

卷别卷六反切矢引反頁碼234頁,第1行,第2

𩍱引軸也。從革引聲。

鍇注臣鍇曰:「所以前引也。」

反切………頁碼234頁,第2行,第1

籒文靷。

段注本

卷别卷三下反切余忍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435頁,第3許惟賢196頁,第6

𩍱所㠯引軸者也。

段注所以者字,依楊倞注《荀卿》補。凡許書所以字淺人往往刪之。《秦風・毛傳》曰:靷所以引也。毛不言軸。許云軸以箸明之。轅載於軸。兩靷亦係於軸。《左傳》。兩靷將絕。吾能止之。駕而乗材。兩靷皆絕。此可見靷之任力幾與轅等。靷在輿下而見於軓前。乃設環以續靷而係諸衡。故詩云:陰靷沃續。孔沖遠云:靷繫於陰版之上。令驂馬引之。此非是。驂在服外而後於服。與靷不正相當。且軓非能任力。不當係於軓也。許云所以引軸。說不可易。

从革。引聲。

段注余忍切。十二部。

籒文靷。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笑不至靷。[一]

笑不至靷(?)。[一] 「笑不至靷」,朱氏原記未立「靷」字頭而次于「靳」字訓釋末,錢氏記則分立。《左傳•莊公十一年》:「宋公靳之」,杜預注:「戲而相愧曰靳」《集韻•𤣔韻》:「齴,《博雅》「笑也」,或作齗。足見靳、齗、齗均可訓哂笑義,而靳為假借。或靳、靷聲近,靷亦借為齗。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引軸也。从革引聲。(𩍱)籀文靷。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