匚的说文解字解释
匚
fāng匚部 部 2画 U+531A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府良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540頁,第1字許惟賢第1104頁,第1字
受物之器。
段注此其器葢正方。文如此作者,横視之耳。直者其底。横者其四圍。右其口也。《廣韵》曰:或曰受一斗曰匚。按《囗部》云:囿,規也。今人皆作圜,作圓。方,本無正字。故自古叚方爲之。依字,匚有榘形。固可叚作方也。
象形。凡匚之屬皆从匚。讀若方。
段注府良切。十部。
籒文匚。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受物之器。引申為方圓之方。方技亦當作匚,因能製物器也,故漢有尚方官。又引申為處方。
乃矩之尺寸形,匠人用矩,故亦从匚。
引申為圓、匚技(因能製器也),又引申為製器者之稱,故漢有尚匚官(製器之官也)。又引申為地匚(?)。故匚圓—尚匚—匚技—醫匚(?)。
受物之器也。引申為匚圓字。方技亦當作匚,因能製器也,故汉有尚方官。再引申為處方。
字形解说
甲骨文二例,上、下像方器的邊緣,右像器底,左像器口,正像方形受物的器皿。金文收了左、右不同的匚形,音、義沒變,篆文、籀文之形由此承繼而來,都是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字經隸書,偏旁作,楷書沿之而定體。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甲2123(甲)

無想475(甲)

珠277(甲)

鄴初下40.113(甲)

珠628(甲)

乃孫作且己鼎(金)西周早期

匚賓父癸鼎(金)西周早期

說文籀文

說文‧匚部

楷書
附检字
受物之器。象形。凡匚之屬皆从匚。讀若方。(𠥓)籀文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