匜的说文解字解释
匜
yí匚部 部 5画 U+531C
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移爾切頁碼第425頁,第7字續丁孫
匜
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从匚也聲。
附注段玉裁注:「《斗部》曰:『魁,羹枓也。』枓,勺也。匜之狀似羹勺,亦所以挹取也。」
附注《說文新證》:「匜,西周中晚期至戰國時期貴族洗手的注水器,東周時期也作酒器用。字从金也聲,也有直接假借『也』字為之的。𩵦甫人匜形从盉,也聲。其餘或加義符皿、金、匚。」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移尒切古音第十六、十七部頁碼第2541頁,第5字許惟賢第1104頁,第8字
佀羹魁。
段注《斗部》曰:魁,羹枓也。枓,勺也。匜之狀似羹勺。亦所以挹取也。
柄中有道。可㠯注水酒。
段注道者,路也。其器有勺。可以盛水盛酒。其柄空中。可使勺中水酒自柄中流出。注於盥槃及飲器也。《左傳》。奉匜沃盥。杜曰:匜,沃盥器也。此注水之匜也。《內則》。敦牟卮匜。非餕莫敢用。鄭曰:卮匜,酒漿器。此注酒之匜也。今大徐本無酒字。小徐有之。《韵會》刪酒。而以盥器二字冠於似羹魁之上。妄甚。若《左傳釋文》引《說文》無酒字,因經注但言盥耳。
从匚。
段注此器葢亦正方。
也聲。
段注此形聲中有會意。从也者,取其流也。移尒切。按篇,韵平聲。古音十六十七部皆可讀。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中友父匜(金)西周中期

鄭大內史叔上匜(金)西周晚期

𩵦甫人匜(金)西周晚期

曾子白父匜(金)春秋早期

蔡侯匜(金)春秋晚期

楚王酓出月釶鼎(金)戰國晚期

說文‧匚部

陳倉成山匜(隸)西漢

楷書
附检字
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从匚也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