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匜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匜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匚 部 5画 正文・子集下

正文・子集下

匚部

5画

U+531C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也

唐韻》:弋支切;《集韻》、《韻會》:余支切;《正韻》:延知切,𡘋音移。說文》:盥器。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禮・內則》:敦、牟、巵、匜。唐書・百官志》:盥則奉匜。又,《集韻》、《類篇》、《韻會》:演爾切;《正韻》:養里切,𡘋音酏。又,《集韻》:唐何切,音駝 —— 義𡘋同。

又,《正譌》:也,古匜字,借爲助辭,羊者切。助辭之用既多,故正義爲所奪,又加匚爲匜以別之。實一字也。

康熙字典注解

〔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匚部

〔匜〕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匚、也

〔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í] ⑴ 古代一种盛水洗手的用具。⑵ 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