筐的说文解字解释
匚部 部 12画 U+7B50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去王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541頁,第3字許惟賢第1104頁,第6字
飯器。
段注句。小徐有也字。
筥也。
段注謂卽筥也。《竹部》曰:筥,䈰也。䈰一曰飯器。容五升。䈰有三義。而筥匡取此一義耳。匡不專於盛飯。故詩采《卷耳》以頃匡,求桑以懿匡。匡之引申叚借爲匡正。《小雅》。王于出征。以匡王國。傳曰:匡,正也。葢正其不正爲匡。凡小不平曰匡剌。革其匡剌亦曰匡也。詩有頃匡。謂匡之半淺半深不平者。故謂之頃。所謂匡剌也。匡剌見《攷工記》注。
从匚。㞷聲。
段注去王切。十部。
匩或从竹。
段注今人亦分匡筐爲二義。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引申為軭剌。
匡正也。匡剌乃軭之借,段說非。車輪曲曰軭,足曲曰尪,木曲曰枉。
訓正者=軭,軭剌。
訓正者係軭字,軭剌。
字形演变

曶鼎(金)西周中期

尹氏貯良簠(金)西周晚期

禹鼎(金)西周晚期

㝬叔簠(金)西周晚期

望2.48(楚)

說文‧匚部

說文或體

老子乙前9上(隸)西漢

定縣竹簡42(隸)西漢

漢印徵西漢

祀三公山碑(隸)東漢

夏承碑(隸)東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