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字形解说
金文、戰國文字、篆文字形都是從口、以聲。口是人嘴,表示用口將怡悅的心情說出來;以聲,表示音讀。台字借為第一人稱代詞之後,轉注為從心、台聲的「怡」字。隸書、楷書「以」字訛變為「ㄙ」。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王孫遺者鐘(金)春秋晚期

大史申鼎(金)春秋晚期

楚王酓璋戈(金)戰國早期

鄂君啟舟節(金)戰國中期

楚王酓肯盤(金)戰國晚期

郭.緇.21(楚)

說文‧口部

睡.日甲112(隸)秦

老子甲57(隸)西漢

景北海碑陰(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說也。从口㠯聲。



